4月23日晚间,青龙管业(002457.SZ)2024年业绩新鲜出炉,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7亿元,同比增长36.17%;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实现5977.59%的增长。亮眼业绩的背后,是国家水利投资的加码与订单集中释放的双重驱动。
2025年,公司表示将紧跟国家政策,深耕现有市场,强化输节水领域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开拓新市场,确保公司长期保持领先的地位。
青龙管业是高品质输水管道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领军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在水利市场,其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跨流域调水、城市供排水、城乡供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及节水灌溉等多个细分领域。2024年,随着前期签订的大额订单进入集中供货期,公司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
复盘2024年之前的订单,公司斩获了多个重大项目。例如,2023年9月,公司中标甘肃张掖平山湖综合能源基地引水工程涂塑压力钢管及管道附件采购项目,预计中标金额为5195.79万元,约占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的2.52%。2023年10月9日,公司中标山西供水项目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购,项目合同金额达6190万元,约占2023年营收3%。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报告期内订单管线持续扩容,公司有望维持业绩高速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四季度公司连续中标大额项目。2024年9月27日,公司中标某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项目,中标金额为7.29亿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35.37%。2024年10月14日,公司某混凝土保护层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及钢制配件管采购9632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 4.67%。11月14日,公司再斩获某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采购,中标金额1.68亿元,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8.16%。
在重大订单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以外,公司亮眼的业绩也少不了前瞻产能布局和强大研发实力的支撑。
近年来公司不断推进“东进南下”的战略,布局新疆和华南市场。据2024年年报,公司深耕新疆市场,紧抓市场机遇积极进行布局,报告期内新疆市场共计新签订单10.58亿元,同比增长101.52%,同时华南市场的品牌推广也初现成果。
产能布局方面,公司自2015年到2022年连续八年排名全国重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企业产量第一名。目前,公司共设有19个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生产基地,实现全国化布局,此外,公司的塑料管产能布局辐射宁夏、甘肃、河南等区域,年产能已达到16.5万吨,在西北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在研发能力方面,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巩固研发竞争力。公司旗下设有宁夏“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和“宁夏回族输水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国内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登记20多项,并获得大禹科学技术奖、行业技术革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多项奖项。同时,公司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多项混凝土管道、塑料管道的国家标准。
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投身输水压力管道生产领域,积累了深厚且丰富的管道生产经验。公司不仅全面运用国内前沿的PCCP及配件制造设备与生产工艺,更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技术沉淀与创新突破。基于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紧密贴合客户多元需求,持续对生产工艺与设备实施优化改良,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PCCP行业唯一实现100%工序自主生产的企业。
未来,公司表示将凭借研发和产能优势,进一步发力空白市场拓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军地位。
近几年国家对水利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政策逐步落实,行业稳定增长趋势明显。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等政策推动下,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达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家发改委明确未来五年将改造地下管网60万公里,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重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大力推进,管道行业有望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景气周期。
此外,近期美国“对等关税”的冲击持续发酵,稳内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工具,有望成为2025年的市场主线。展望未来,东方财富证券指出,以青龙管业为代表的管网公司有望凭借自身优势把握水利管网基建的高景气机遇,在行业增长和市场关注度双增的情况下迎来结构性机会。(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