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省挑大梁 菏泽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市发改委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以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统筹谋划、狠抓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发改贡献。
深入研究,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和政策落实,定期召开县区、市直部门、企业等多个层面会议,实时跟踪监测主要指标变化,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梳理堵点卡点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撰写情况属实、问题准确和措施具体的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精准施策,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研究制定了菏泽市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方案,高质量完成2024年春、秋季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市工业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推动瑞纶科技绿色新材料、宝斓新材料年产15万吨涤纶短纤维等238个项目开工。537个省市县重点三级实施类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271.7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11.2%。217个计划竣工项目全部实现投产,年度新增产值285.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主动作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研究制定《菏泽市新能源产业工作方案(2023-202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677.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陆续核准开工、全省最多,全球首个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一体化智造基地——海辰一体化零碳储能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争取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居全省第1位。新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41.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60.2%,居全省第3位。制定出台全市《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创新实施月监测、月调度、月通报机制,每月对14个服务业行业打开分析,确保服务业重点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梯队。新增省级高成长性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菏泽财金集团现代金融集聚区、郓信发展集团绿色低碳包装产品研发应用创新中心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
统筹推进,重大战略加快实施。黄河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细化分解70项重点工作任务,并逐项明确牵头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重点领域,策划实施33个重点项目,有26个被列入省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居全省第2位。新一轮“突破菏泽”行动扎实推进,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清单,明确了年度目标、完成时限、推进措施等。截至目前,183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21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4.4亿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制定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104项重点工作、168项责任清单,并顺利完成年度目标。91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306.1亿元。新增省重大产业攻关项目2个、累计达到9个,累计争取项目激励资金2750万元。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累计分别达11个和15家。
质效并重,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深入落实2024年改革工作要点,抓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贯彻落实,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审即享”改革试点,建立政策事项“1+4”清单。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完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和市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市信用平台已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6亿余条。大力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成功帮助1900余家市场主体恢复信用;全面推进政府机关诚信、市场主体诚信和自然人诚信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7家和59家。
保障供给,守牢安全发展底线.9亿元。全年粮食产量超过160亿斤,居全省首位。争取智慧粮库建设专项资金3925万元,全市粮食储备规模达到46.73万吨,储备油1800吨,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深入实施粮食仓储规范管理等5大提升行动,在全省粮食流通行业安全生产大比武中,我市取得第4名的优异成绩。有序推进天然气、供热等成本倒挂矛盾疏导,深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年度修订各类政策39项。兜牢民生底线,年度全市发放临时价格补贴885.3万元,惠及32.7万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制定《全市电力行业和油气管道领域集中整治方案》等,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发现问题整改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