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的一系列行动,又为这场冲突增添了新的变数,其中俄军摧毁世界第二大
在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中,一则消息震惊世界:俄空军飞行员代号 “委员” 在空对地导弹打击行动中,成功摧毁了乌克兰的安 - 124大型军用运输机。
那是一个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日子,乌克兰的一座军用机场内,安 - 124 正静静地停在跑道上,机腹舱门大开,地勤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将一箱箱武器弹药装载进飞机。
周围的停机坪上,停放着大量乌军坦克、装甲车,士兵们也在各自岗位上待命,整个机场呈现出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景象。
由于飞机上装载着大量弹药,爆炸引发了弹药殉爆,火球腾空而起,热浪向四周扩散。
代号 “委员” 的俄罗斯空军飞行员在整个俄乌特别军事行动中表现极为出色,出动 300 架次,其中 70% 的出动架次都有效摧毁了乌军目标 。
此次摧毁安 - 124 运输机的行动更是让他声名远扬,凭借这一英勇壮举,他被授予勇气勋章。
安 - 124 运输机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的一款巨型运输机,它的诞生对标美国C - 5 银河大型运输机。
经过多年的努力,1982 年 12 月 26 日安 - 124 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1986 年开始交付使用,1987 年全面投产至 1997 年,共生产了 54 架。
而乌克兰军队也装备有安 - 124 大型运输机,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军多次利用其运输西方援助的装备。
从反坦克导弹、防空系统到先进的无人机,安 - 124 成为了乌军获取外部军事支持的重要运输工具。
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不仅直接削弱了乌军的战略运输能力,使其在装备运输和兵力投送方面受到极大限制。
以往乌军可以依靠安 - 124 快速将大量武器装备和人员运往战场关键区域,如今这一通道被切断,后续接收西方装备的难度大增。
安 - 124 作为乌军的重要战略资产,其被摧毁象征着乌军实力的削弱,士兵们对战争前景的信心也受到影响。
而俄空军飞行员代号 “委员” 凭借这一英勇行动,被授予勇气勋章,这一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成为了俄军士气的强心剂,激励着更多士兵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在过去的 7 天里,俄军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军工厂等重要目标进行了 8 次精确导弹集群打击。
俄军发射的导弹精准地命中了乌克兰的多个能源设施,包括天然气输送管道、电力变电站等。
同时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乌军的作战后勤保障,前线部队的电力供应、燃油补给都面临短缺,作战能力大打折扣。
俄军的导弹摧毁了军工厂的生产车间、原材料仓库等关键设施,直接削弱了乌军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补充能力。
原本能够源源不断生产枪支、弹药、火炮等武器的军工厂,如今陷入了瘫痪状态,从根本上动摇了乌军的作战基础。
俄防空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成功拦截了 752 架乌军无人机、5 枚法国铁锤精确制导炸弹和 17 发海马斯火箭弹。
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常被用于侦察和袭击,乌军大量使用无人机对俄军阵地和后方设施进行侦察和骚扰。
然而俄军的防空系统如 S - 400 防空导弹系统、“铠甲 - S1” 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等,构建起了严密的防空网络。
这些防空系统能够快速探测、跟踪并拦截来袭的无人机,使得乌军无人机的损失率居高不下,战场情报获取和突袭能力大打折扣。
法国铁锤精确制导炸弹和海马斯火箭弹是乌军重要的远程打击武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杀伤力。
但俄军防空部队凭借敏锐的战场感知能力和快速的反应速度,成功地将这些威胁拦截在了空中。
这不仅让乌军失去了重要的远程打击手段,也在心理上对乌军造成了威慑,使其在作战时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发动大规模的火力攻击。
在顿涅茨克南部战场,俄军第 51 军第 114 旅成功突破库拉霍沃背后阵地,目前前锋部队距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核心区域仅剩 5 公里。
他们利用炮火对乌军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覆盖式轰炸,摧毁了乌军的大量防御工事和火力点。
随后俄军第 51 军第 114 旅的士兵们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在实施这一战术时,俄军首先通过侦察卫星、无人机等手段,对乌军防线进行全面侦察,准确找出乌军防线的薄弱点。
由于乌军缺乏制空权,在面对俄军的这种战术时,大规模野战反击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他们不敢轻易出动大部队进行反击,因为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大部队很容易成为俄军空中力量和炮火的攻击目标。
俄军集结了约 40 万人,而乌军仅有 22 万人,在火力方面俄军的炮兵火箭炮更是达到了 10:1 的优势。
人员集结地也时常遭受攻击,大量士兵伤亡,这使得乌军的装备补充和人员调配受到极大阻碍。
此外乌军目前依赖的无人机战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但对于扭转整体战局来说,效果有限。
乌军的无人机大多是小型无人机,虽然具有一定的侦察和攻击能力,但在面对俄军先进的防空系统时,很难突破防线。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乌克兰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切断了对乌军援,不再支持数百亿美元的无效投入。
特朗普认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投入巨大,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反而加剧了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
特朗普认为即使解冻俄罗斯 3000 亿美元资产,乌克兰仍无法战胜俄罗斯。
这一态度的转变使得乌克兰在军事援助方面陷入了困境,也让乌军的前景变得更加黯淡。
2024 年俄军新增占领 4000 平方公里土地,预计 2025 年可能占领 1 万平方公里。
顿巴斯核心区域,如红军村、恰索夫亚尔、红利曼等,在俄军的强大攻势下,可能逐步失守。
乌军可能会被迫收缩防线,放弃一些前沿阵地,集中兵力防守关键城市和战略要地。
但随着防线的收缩,乌军的战略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压缩,后勤补给线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甚至可能被迫接受不利的谈判条件,以结束这场对他们来说越来越艰难的战争。
通过切断乌军的补给,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发动进攻,夺取扎波罗热的控制权。
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彻底控制顿涅茨克州,逼近乌军最后核心阵地 “双子城”。
通过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俄军试图进一步压缩乌军的战略空间,夺取更多的战略要地,为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俄罗斯有着更为深远的政治与战略目标,推动俄白乌 “三合一” 计划,恢复传统民族版图,实现大斯拉夫民族统一,一直是其追求的愿景。
在 2025 年俄军开启新一轮强攻,旨在最大化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增强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们希望凭借战场上的优势,在谈判桌上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确保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谈判中俄罗斯可能会提出一系列条件,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部分领土的主权、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限制北约在乌克兰的军事活动等。
俄军在战场上的行动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其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而乌军则面临着诸多困境,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