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改造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CCUS技术商业化进程面临成本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核心瓶颈。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改造与CCUS技术突破 2025年新能源投资指南与商业化瓶颈分析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改造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CCUS技术商业化进程面临成本高、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核心瓶颈。本文基于政策导向与产业实践,提出配电网智能化升级路径及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策略,为投资者与决策者提供关键洞见。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改造与CCUS技术商业化成为2025年能源转型的两大核心赛道。配电网需从单向供电网络向源网荷储互动系统升级,而CCUS技术亟需突破全链条成本与技术协同瓶颈。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5年配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将达65%,CCUS项目度电成本需降至30元/吨以下方可实现市场化推广。
政策加码:国家能源局《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要求配电网承载分布式电源渗透率提升至30%。
技术迭代:智能电表、柔性直流输电设备渗透率预计2025年分别达95%和40%。
需求爆发:电动汽车充电桩配套电网改造需求年均增长25%,农网升级投资缺口超2000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2024-2029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分析
全链条成本:当前捕集-运输-封存成本约400-600元/吨CO₂,化工利用经济性仅油气行业可覆盖。
技术短板:碳捕集能耗占系统总成本35%,封存地质风险评估缺乏标准化模型。
产业集群建设:2030年前需建成3-5个百万吨级全链条示范项目,共享管道基础设施降低边际成本。
投资标的:智能电表龙头(渗透率95%)、柔性直流设备供应商(毛利率超40%)。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2025年能源投资需把握“硬升级”与“软创新”双主线:配电网改造需以数字技术提升系统韧性,CCUS技术则依赖政策与产业链协同破局。未来三年,两大领域将催生超20家百亿级企业,成为低碳经济的关键增长极。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新能源行业的深入分析和投资建议,请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