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认证登录入口

『新闻动态』发布公司最新动态、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趋势分析,帮助客户了解管道设备行业的发展动向,紧跟市场需求。

“追新”增动力 “逐绿”强优势 云南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

2025-03-26  

  

“追新”增动力 “逐绿”强优势 云南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图1)

  追新逐绿,积厚成势。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优势,云南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电+先进制造业”,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工业“新三样”持续发展壮大,带动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省工业向新向绿转型升级,绿色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蓄。

  “绿色铝谷”加快崛起、“光伏之都”已具雏形、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2024年,云南“新三样”持续壮大,3个产业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20.8%,成为全省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质效提升的硬核支撑。

  “双碳”背景下,依托充沛的绿色动能,云南大力布局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外贸需求量大、产品碳足迹优等相关产业,着力引进发展能耗低、度电增加值高、产业链长的项目,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绿电+先进制造业”,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工业“新三样”强势崛起。

  走进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曲靖晶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数百台单晶炉满负荷运转。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德方纳米、亿纬锂能等新能源电池企业纷纷落地曲靖。“我们看好云南的清洁电力和成本优势,将公司80%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布局在曲靖。”深圳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德方纳米已在曲靖市连续投资了13个项目。

  绿电赋能下,云南工业“新三样”优势持续凸显,并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2年硅光伏成为千亿元级产业、2023年绿色铝成为千亿元级产业、2023年“新三样”产值达2610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54.2%。2024年,“新三样”持续壮大,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出货量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电解铝建成产能居全国第四位,单晶硅产能居全国第二位,多晶硅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

  绿色制造业新优势不只是“新三样”。2024年,绿色制造业带动云南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7.7%。紧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省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大力培育“灯塔工厂”、数智工厂,打造“5G+”创新应用平台8个,培育5G工厂4个,累计培育2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建成34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6家“数智工厂”、27家“小灯塔”示范企业、4个中小企业集群“链式”转型项目,昆明市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工业创新绿色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云南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14家、企业技术中心达534家。各地加快绿色制造体系构建,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78%左右,零碳园区、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零碳工厂分别达10个、10个、18个,全省入选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数全国排名第五、西部地区第一。

  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云南将进一步扩大绿电消纳应用场景,积极创建低碳园区、零碳园区和低碳口岸、零碳口岸,加快动能转换、结构升级、质效提升,持续塑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欧冶链金(云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压缩设备将成堆的废钢压制成整齐的钢块,再运往钢铁企业进行再利用。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废钢可部分替代铁矿石,进一步压缩炼钢流程,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依托欧冶链金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资源,通过“变废为宝”纷纷走上“再就业”的循环经济之路,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有效降低了碳排放。

  作为全国60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之一,昆明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各类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城市主城区,依托昆明市再生资源集团,着力打造城郊三瓦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与洛羊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实现废金属、废纸、废玻璃等生活废弃物的全面收集与高效处理;在乡村,充分发挥市、县、乡供销社体系作用,以农膜、塑料回收为重点,积极构建乡村回收网络,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社区,邮政网点开展不可用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九机网专注二手手机回收推动电子废弃物的绿色循环,云南绿巨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方便居民参与废旧物资回收,提升了回收效率与群众环保意识。截至2024年底,昆明市全年累计回收各类生活性来源可再生物超过125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2.8%。

  绿电占比高、技术装备好、生产流程优、产业链条长,多重优势叠加为以铝为代表的“云南制造”抢占低碳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成为云南建设零碳园区的一个缩影。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2024年,云南先行先试打造零碳园区,从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发力,推动园区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目前,全省启动建设的零碳园区已达10个,园区正加速从单纯减排向全面低碳发展转变,成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围绕“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100%全绿电”的供给思路,园区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通过分布式光伏、变电站、“风光储”一体化、集中供热等项目建设,探索绿色能源多能互补路径;坚持存量增量并重,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推动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等加快延链补链强链,生物医药、稀贵金属材料等项目多点突破;积极推进碳管理平台建设,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能源和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曲靖经开区能碳大数据管理平台、玉溪高新区能源及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祥云经开区电碳监测应用平台等正加快建设应用;通过建设绿美园区、打造绿色建筑、使用新能源车等,探索开展园区多领域协同降碳,进一步降低企业能耗和成本。

  1月至2月,云南省新开工新能源项目42个,装机容量323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149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近30%,单日发电量超过4亿千瓦时;新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4%,占全省投资增量的一半……今年以来,云南省新能源建设表现亮眼,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全国面积近4%的土地上,云南省蕴藏了全国约20%的绿色能源,新能源远景可开发容量达1.5亿千瓦以上,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得天独厚。

  近年来,云南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和考察云南重要讲线”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绿色能源开发,全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能源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澎湃的绿色能源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超过1.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规模居全国第一位;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超过90%,绿色能源发电占比超过8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多个重量级工程的崛起。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等“大国重器”相继投产发电,多项技术和指标实现重大突破、创造“世界第一”;随着托巴水电站投产,水电装机增至8360.36万千瓦,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有6座在云南,金沙江、澜沧江两大水电基地基本建成。

  Kaiyun的产品好用吗?

  新能源开发建设跑出加速度,光伏、风电成为第二、第三大电源。“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累计开工675个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6850万千瓦,累计投产424个项目,投产容量4281万千瓦;截至2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5821万千瓦,装机占比达37.23%。

  跨省跨区送电能力全国领先。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建成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构建起省内交直流并联运行、国内多回直流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国际多个方向送受电的电力跨省跨区优化配置格局;建成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水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电网工程,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多项技术世界领先;建成10条电力外送通道,南方电网区域内“西电东送”能力提升至4220万千瓦;建成14回110千伏及以上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实现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局部电力互联互通。

  坚强的网架有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原清洁能源得以跨越数千公里,点亮东部地区万家灯火,31年来,累计输送电量超过1.7万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储能、抽水蓄能、氢能等多点突破,成为全省能源发展的新引擎。富民、禄丰两个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首批19个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积极推进,永仁县独立共享储能站投入运行,标志着云南省最大规模“源网荷储”新能源集群项目建成投产,全球首套、中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中试项目加快建设,全省第一座加氢站由三峡集团云南分公司与中国石化在丽江建成。

  云南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入,积极融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省内主体参与现货结算试运行,绿色电力交易规则进一步完善,不断探索绿电高价值实现路径,云南电力市场成为全国开放程度较高的电力市场之一,电力市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2024年,交易电量超过2100亿千瓦时,电力市场注册电力用户规模居全国前列。绿电消费受到经营主体欢迎,绿电交易市场日趋活跃,2024年,全省绿电交易电量累计16亿千瓦时,是2023年的120余倍,累计核发绿证7.4亿张。

  放眼云岭,“风光”正好,绿能澎湃。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格局、以绿电为基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式,正在铺就更加坚实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云南方案。

  建成343万吨电解铝产能,占全国近十分之一;绿色能源装机466万千瓦、电解铝绿电使用比例达80%……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推进“绿电+先进制造”深度融合,以独特的资源优势,稳步向“中国绿色铝谷”目标奋进。

  置身位于砚山县的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一座座巨型的现代化厂房呈链式布局,串联起铝原料—电解铝—铝材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全产业循环链。

  紧邻“链主”企业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建厂,生产铝合金棒、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的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实实在在享受到铝水直供模式的利好。“减少了铝锭重熔工序和转化过程碳排放,从能源到人力,每吨能降低六七百块钱的成本。”算着企业降本增效账,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炉脸上溢满喜悦。

  依托铝水直供短流程模式和资源优势,文山州全力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加速构建绿色铝产业集群。目前,全州落地铝产业链项目44个,铝加工产能达676万吨,2024年铝产业产值超800亿元。

  “绿电占比高、清洁能源多、技术装备好、生产流程优和产业链条长,产业优势显而易见。”云南砚山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汪俊强介绍,深度融合绿色能源与铝产业链,释放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在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全球领先的600千安生产线运行有序,源源不断产出近1000摄氏度的铝液,这里的电解槽所用电力,三分之二以上是清洁能源。“每生产1吨铝,相比火电减少8吨二氧化碳排放,文山电解铝单位能耗已降至全球先进水平。”汪俊强介绍。

  不断夯实的能源保障基础,为绿色铝抢占低碳产品市场先机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文山州已建成466万千瓦电力装机,建成两条天然气管线亿立方米。同时,规划新增1200万千瓦风光水储项目,供气量10亿立方米的百色至文山天然气外输管道复线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建成。

  “绿电是文山铝产业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文山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文山州将围绕能源自给率40%至50%的目标,持续优化完善配电网网架结构,全面构建富有文山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不断塑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确保年内新增并网发电新能源装机120万千瓦以上,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820万千瓦,到2035年达到1020万千瓦。

上一篇:content=b
上一篇:济宁高新区接庄派出所:可以“偷点懒”但不能“偷电缆”

猜你喜欢

  • 爸爸为女儿清洗下水道

    爸爸为女儿清洗下水道

      携程集团副总裁秦静认为,随着这一政策的施行,将加速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旅游交流及经贸互动。同时,政策也将惠及在澳大利亚生活的逾百万华人华侨,使得他们回国探亲或旅游的过程更为简便顺畅。秦静指出,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中国与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也期盼在旅游领域激发更强劲的合作动...
  • “受气”的天然气发电

    “受气”的天然气发电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以及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开展,近两年天然气发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或将迎来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天然气发电不仅未能成为中国电力版图中的主体电源,而且市场空间不断被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所挤压。要推动气电发展,必须理清其制约因素。   天然气发电(以下称气电或燃气发电)具有清洁...
  • 俄乌“断气”不到72小时欧洲多国彻底慌了指责泽连斯基

    俄乌“断气”不到72小时欧洲多国彻底慌了指责泽连斯基

         据上观新闻报道,俄乌在2019年签署为期5年的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泽连斯基在欧盟峰会期间表示,俄方因该协议获得巨额利润以支持战争,乌方不会将其延长。同日,俄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说,“经乌克兰向欧洲转运俄天然气的...
  • 有哪些常见的气动调节阀品牌

    有哪些常见的气动调节阀品牌

         :在气动调节阀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研发团队不断创新,产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确保了阀门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产品特点:结构设计合理,阀芯和阀座采用特殊的密封材料和加工工艺,密封性能好,泄漏量低;执行机构...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