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哈萨克斯坦草原上,中石油国际管道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奇姆肯特管理处施工现场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卫战”。10月27日,中哈方工程师历时9天并肩作战,精准修复了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处管道外检测缺陷点。挖掘机轰鸣,汗水与泥土交织,每一处修复都如同为这条能源动脉注入活力,跨国协作确保能源动脉冬季保供畅通无阻。
“冬季保供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形象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以国际化视野和系统思维全力保障西北西南能源战略通道安全畅通,用实际行动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10月24日,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总经理金庆国在公司2024-2025年冬季保供动员会上强调。随着秋风渐起,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冬季保供准备工作。
“面对冬季天然气需求的自然增长,我们需不断加强管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维管理,确保管道系统始终保持高效、平稳的运行态势。”在9月10日举行的第三十一次跨国天然气管道运行协调会议上,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执行董事钟凡的发言引起了广泛共鸣,强调了合作与准备的重要性。
通过召开第三十、三十一次四国协调会,国际管道公司不仅敲定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度的维检修计划,还明确了未来一年的供气蓝图,为冬季保供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发挥跨国油气多维协调机制作用,对于确保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中油国际管道公司的调控中心,员工们早已步入备战状态,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协调机制,与各大资源方紧密沟通,精心策划跨国管道的冬季运行方案,为即将到来的天然气输送高峰筑起坚实的后盾。“仅在前三季度,公司就高效组织了区域协调会议7次,向资源合作方发送28封协调函件,同时在5月和9月大规模集中检修期间,公司加强各方沟通协调,实现国内外联动,前后方协同,确保了冬季天然气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司生产运销部主任袁运栋介绍说。
为确保冬季天然气供应的充足与稳定,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提前布局,早在7月中旬就完成冬季天然气供应保障方案,利用冬季前管线用气量低谷期,合理调整全线月,国际管道各海外站场关键设备维护保养及检修工作全面加速,公司特此成立压缩机组中大修及长服工作专班,通过建设设备故障数据库、设备信息库、外部专家库及设备故障分析报告等,保障关键设备可用率和可靠性。“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压缩机组发电机的36000小时维护保养作业,按照项目计划要求,我们有信心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所有机组的维护保养,确保管线号站压缩机组维护保养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7号站站长向志雄手持专业工具,正在对压缩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维护。
此外,国际管道坚持优化管理生态和技术生态,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在中乌天然气管道的WKC2与GCS站,技术人员正专注于供电互联系统的精细化调试与优化,他们编纂的操作指南成为了确保系统顺畅运行的宝贵资料。随着系统的成功部署,9月11日,两站点间实现了电力供应的无缝衔接,为冬季能源供应增添了坚实的后盾。“以往面对停电,我们总感手忙脚乱,而今投用了供电互联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寒冬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底气。”WKC2站的值班人员杨志满怀信心地说道。
国际管道公司全面强化了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为冬季天然气供应高峰做足准备。此外,公司还针对极端天气和特殊工况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并对采暖系统、电加热器、电伴热等关键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
在备战冬季能源输送的过程中,公司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重中之重,积极利用无人机巡护等手段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管道数据传输,提升SPIS等信息系统的科学预测与分析能力,精准高效开展管线排查工作。
在中哈原油管道沿线,一场全面的入冬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正在紧张进行。联合检查小组利用远程传输画面对管道运行进行风险排查。“现在,我们利用从现场传来的远程画面已完成所有检查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只有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安全可靠,我们才能安心迎接冬季的到来。”检查组成员司战锋严肃而认真地说道。
与此同时,在国际管道新疆公司霍尔果斯计量站,天然气管道环焊缝泄漏应急抢修实战演练紧张上演。站场利用数字仿真模拟系统,模拟管线环焊缝因外部因素突发泄漏,抢修队伍火速集结,现场指挥员迅速下达指令,抢修人员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对泄漏点进行精准定位、检测和隔离,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操作,受损管道成功修复,锤炼了抢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1-9月,国际管道共计开展关键设备故障停机、气质异常、设备管道冰堵、分离器差压高、ESD触发等生产保供相关应急演练386次。
国际管道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中缅油气管道的南坎计量站,国产天然气发电机组正经历着最后的考验。经过连续48小时的负荷测试,机组表现卓越,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与以往的进口天然气发电机组相比,国产机组具有显著优势。它们体积小、比功率高、能耗低,且维护简便。更重要的是,国产机组备件采购周期短、价格实惠,技术支持及备件供应更加可靠。”南坎计量站负责人龚琳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信心。为了确保新发电机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他们提前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方案,与厂家反复讨论确认每一个细节。在机组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南坎计量站与厂家人员紧密合作,历经近十天的连续奋战完成了任务。下一步,国际管道将进一步完善国产化设备系列厂家调研报告,评估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推广可行性。
在这场为保障冬季天然气跨国输送的备战中,中油国际管道公司的员工们同心同力,以实际行动,确保每一条管道、每一台设备都能稳定运行,从哈萨克斯坦草原到缅甸的大山深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保障跨国能源通道安全平稳运行,更是为了千家万户能在冬天里享受到温暖。正是这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努力,汇聚成了冬日里的一股暖流,让我们对未来的冬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刘晨)
2007年闫妮买房,售楼小姐看她衣着普通:400平才1200万,买么?
欢呼自由胜利的叙女记者、演员,被要求戴上头巾,不得上街,不得工作,吓得失声痛哭
河南夫妇捡回的巴基斯坦女婴长大了,近照曝光惊呆网友:没想到长成了这样……
人民日报主管主办,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