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联塑作为塑料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于许多人来说,房地产的低迷让他们开始怀疑联塑未来的表现,认为塑料管道市场的需求将大幅下降。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联塑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机遇。
不容忽视的是,塑料管道的下游行业结构非常多元。从行业数据来看,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农业用管(占29%)、市政给排水(占22%)、建筑(12%)等。反观房地产市场,它只在塑料管道中占有约12%的比重。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农业用管和市政建设,这两个领域几乎占据了塑料管道市场的一半。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投资数据,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6462亿逐年上升至2024年的预计1.5万亿,充分表明这个市场的潜力依旧强劲。
再来看看市政给排水领域,投资同样不容小觑。2022年,全国市政设施的投资高达2.66万亿,其中供水及排水的投资也为塑料管道的需求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如此看来,尽管房地产的表现不佳,但联塑在农业和市政领域的需求却是非常稳定的,实际上,2023年联塑的销量还增长了10%,虽然营收有所下滑,但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的产品单价降低。
联塑的优势还体现在其地域性生产上的规模化效应。塑料管道因其运输成本较高,往往需要在距离市场较近的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而联塑在全国20个省份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这为其在行业竞争中提供了地盘优势。此外,2023年行业内的总产量达1619万吨,联塑的市场份额高达15.7%,稳居行业第一。如此庞大的生产体系,使得联塑在相对低运输成本中占得市场先机。
而作为塑料管道行业的引领者,联塑在PVC管道领域的表现尤其抢眼,PVC管道不仅在化学性能及耐用性上表现优异,也是市政水利建设的重要材料。联塑在PVC管道的毛利率达到28%,在行业内远超竞争对手公元股份和伟星新材。如此看来,规模效应确实让联塑在行业的竞争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然而,联塑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隐患。首先,PVC塑料管道的使用寿命极长,这就意味着它们的需求更新频率较低,未来可能导致公司业绩的缓慢下滑。其次,塑料管道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虽然联塑是市场第一,但几乎没有对价格的影响力。
再者,公司的治理结构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实控人及其家庭成员几乎垄断了公司股权,治理结构的缺乏透明度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并且,联塑的资本开支在过去几年大幅增加,实际上投资效益并不理想,有人质疑这可能是资金转移的隐患。
在评估联塑的估值时,可以看到通过席勒法、相对估值法以及ROE估值法等多种方法,联塑的市值整体表现出被低估的趋势。特别是与行业内竞争者的比较,联塑的PE显著低于同类公司水平,未来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总的来看,尽管联塑面临市场上行压力和内部治理风险,但它的市场潜力依然可期,尤其是在农业和市政设施投资增长的背景下。对投资者来说,细分市场需求、企业的规模与毛利率、以及合理的估值将是未来评估联塑的重要依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