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近日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输送能力为每年4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已启动,正在进行计算和可行性论证。诺瓦克谈到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新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情况。他说:“这一进程已启动……目前正在进行计算和可行性论证,进行谈判。”他补充说,新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为每年450亿立方米。
对此,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阿尔马萨达姆·萨特卡利耶夫证实,哈萨克斯坦将全力支持天然气管道项目,该项目可以为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提供能源。他表示:“原则上,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解决了几乎所有与供应俄罗斯天然气的可能性有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罗斯副总理宣布这个消息前不久,中俄之间已经传出了一个好消息。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从建设到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这也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之后,对我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境天然气长输管道,是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东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好消息,因为这能构建形成东部能源战略通道,让供应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更加充足,更有保障。
那么修建这么一条横跨三国的天然气管道,对三方都是互赢局面。中国弥补了天然气的缺口,俄罗斯也赚到了大量外汇,盘活了国内经济,哈萨克斯坦不仅获得了能源用于发电,也收取了一笔丰厚的过境费,简直一石三鸟。一开始,俄罗斯方面比较倾向于过境蒙古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碎甲弹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工程,计划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有分析认为,中俄担心蒙古国大搞“第三邻居”政策,在关键问题上倒向美国。
按照规划,“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将在2024年开工,2029年完工,建成后俄方每年向中国输送高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足以全面替代“北溪2号”。然而,由于天然气价格、过境运营等问题迟迟谈不拢,中俄始终没能达成一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蒙古国的态度,一直是中俄考量的关键。多年以来,蒙古国坚持“第三邻国”战略,试图在中俄之外寻找平衡,还被美国视为替代中国的又一个潜在稀土供应国,双方眉来眼去。考虑到这一情况,可能会对天然气管道运营有一定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表示,乌克兰正在通过终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供应合同来惩罚欧洲,此后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将会上涨。他补充说,俄罗斯正准备通过波兰向欧盟供应天然气。现有的俄罗斯天然气经乌克兰领土向欧洲输送的过境合同于2019年签订,将于今年到期。乌克兰方面已多次声明不打算续签该合同。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声明,不会继续允许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即便这些天然气是由第三国采购的。
最后如果在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后,欧洲国家转向使用美国的天然气,到底美国会把天然气使用成本加到多少,欧洲国家心里没数。美国会不会因为欧洲天然气使用成本升高而再次对欧洲企业展开“招商”攻势,有多少欧洲企业会迁往美国,导致欧洲实体空心化,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欧洲的通货膨胀率会不会再度回升,更是具有很大确定性。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风险是绝对比美国低的。
据悉,自去年斯洛伐克左翼党成为国家执政党后,该国的政治路线发生了很大的“偏转”,不再对乌克兰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斯洛伐克和叙利亚的态度一致,认为援助乌克兰是错误的道路,最终只不过是让俄乌冲突一直延宕,导致欧盟成为受害者。针对乌克兰的步步紧逼和威胁,当地时间12月27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称,如果明年1月1日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运输,斯洛伐克将考虑停止向乌克兰提供电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